家居经销商破产的十大真相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家具经销商也是一样,成功的似乎都能找到一些共同的特质,而失败的原因却是各有不同。但仔细分析,也能找到一些共同的规律。
1经营方式落伍
勤奋务实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德,在大多数家具经销商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每天起早贪黑,店内外大小事务都是亲力亲为,不给店员授权,自己也不敢离开店面,更有甚者,每天晚上睡觉做梦都是怎么把生意经营好,这种精神着实让人佩服。在生意的起步阶段,老板凡事亲力亲为是有必要的。
2放羊式的管理
与上述经销商相反,有些经销商则想轻松地挣钱,所以干脆当起了“甩手掌柜”。当“甩手掌柜”的前提是老板要掌握大方向,要有一支战斗力强的队伍,要有一名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并具备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与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
否则,就成了“放羊式”管理,老板不能够及时掌握市场、店面、员工的真实状况,生意不好不能找出真正的原因,也不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这种管理方式,老板做决策是“跟着感觉走”,员工一盘散沙,生意当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终走入死胡同。
3小富即安的态度
很多家具经销商,在创业之初非常有激情,凭着自己的勤奋和一些优势资源往往能经营得有声有色,但当日子过得舒坦了,就容易小富即安,原地踏步,没有危机意识。等到竞争对手壮大了,自己无力还手,后悔也来不及了。
4促销过于频繁
促销是提升终端销量的一把利器,哪个经销商都离不开。但同时促销也是兴奋剂,它只能起到一时的销量拉升作用,促销过于频繁则会产生副作用。在激烈的市场在家具市场,促销是一定要做的,但必须限时、限量、限款式,度的把握很关键,正所谓过犹不及。
5被无良厂家套牢
纵观当前中国的家具行业,企业众多,而且良莠不齐。很多厂家在招商的时候,花言巧语,罗列出各种优惠政策,甚至店面样品都不要钱,白送给经销商,店面
装修厂家也给予补贴,经销商感觉像捡了个大便宜。
6业务员干私活—跑单现象
在中国家具行业,还存在业务员干私活——跑单现象。跑单就是业务员打着经销商的旗号去接单,但实际交付给消费者的并不是该经销商的产品,而是假冒伪劣或者以次充好的产品。
7不能专注经营一个品牌
一些做品牌的经销商以前是靠做杂牌起家的,这些经销商看到杂牌没有前途,所以才选择加盟前途更加光明的品牌厂家。但有些经销商加盟了某个品牌,还私底下保留着自己以前经营的杂牌,他们认为这样保险系数会高些。
8任人唯亲
很多经销商都是夫妻店起家,在经营中或多或少地任用了自家亲戚。这本无可厚非,但应该唯才是举,对那些能力不行的亲戚,不要“凑合着用”,否则受损失的只有经销商自己。
9没有选对合伙人
现在的经销商,由于资金紧张和人脉关系问题,合伙经营的比较多。因此,合伙人的选择非常重要,一旦选择不当,就会后患无穷。现在行业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当生意刚起步或生意不好的时候,合伙人之间不会有太大的矛盾,反而是生意越做越大的时候,容易发生矛盾和冲突。
10目光短浅
一部分经销商由于目光短浅,不能与时俱进,导致市场越做越萎缩,*后厂家不得不将这种经销商换掉。
以上十大原因,可以说是家具经销商经营失败的主要原因。当然,家具市场经销商众多,失败的也很多,也还存在着其他失败原因,如有些经销商不能将销售家具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做,还有些经销商的店面形象不佳,等等。作为还在市场拼搏的经销商,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