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梦:航空铝材自主化进程加速
航空
铝材需求增加
铝合金凭借密度小、强度适中、易加工成形、耐腐蚀性强,资源丰富、可回收性强等独特的优势,成为航空器制造的主要关键性结构材料。
高强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热加工性能好等优点,其制成的板材、挤压型材、毂件等在航空航天构件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比如高强铝合金厚板作为主要承力构件,使用比例占飞机上总铝材用量的30%~35%。
目前,应用在航空民机的铝合金材料主要有:铝合金铸件、铝合金锻件、大断面铝合金挤压型材、铝合金厚板等。
据悉,ARJ21飞机的选材以铝合金为主,铝制零部件的质量占飞机净质量的75%,ARJ21飞机用的铝合金大体上与波音B777飞机的相同,选用综合性能优秀的第四代高强耐损伤铝合金制造主体结构件;而C919的前机身、中机身、中后机身、机头与机翼的结构件则几乎全是用铝材制造的,C919的铝制工作总质量占飞机总净质量的65%。
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为飞机制造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预计未来10年,全球将需要干线飞机1.2万架、支线飞机0.27万架、通用飞机1.83万架、直升机1.2万架,总价值约2万亿美元;同时,随着我国空域管理改革和低空空域开放的推进,国内通用飞机、直升机和无人机市场巨大。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调查报告中表示,再过20年中国将在飞机乘客数量方面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大的航空市场:2034年全球飞机乘客总数将增长一倍,达到74亿人,在年均增速为5.2%的情况下,2034年中国将有11.9亿乘客,超过2014年7.58亿人;美国市场的飞机乘客数量将以平均3.1%的速度增长,这能让乘客数量在2034年达到11.6亿人。与此同时,该协会预测,2029年中国就会成为世界*一名。
根据空客预测,未来20年,中国新增飞机总数为5363架,其中包括单通道飞机3567架、双通道飞机1477架、超大型飞机319架。
(图3)
航空铝材自主化进程加速
中国铝加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际公认的铝材生产大国,目前,无论是铝合金熔炼设备、轧制设备、还是铝合金挤压设备以及精整设备,现代化的一流铝加工设备之数量对全球各国而言是*多的,但由于基础研究以及高端技术的薄弱,航空航天工业所用的高端铝材方面还是短板。我国自1956年有了现代化的铝加工业以来,所需航空铝合金厚板一直处于净进口状态。
在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客机ARJ21-700与C919大型客机的用材中,铝合金零部件的质量占到飞机总质量的65%~75%。根据计划,到2018年,ARJ21支线客机、C919大飞机所用30%以上的铝合金材料将采用国产铝材,然而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章骏日前在出席“2015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时表示,目前中国的大飞机C919上国产材料使用的比例只有5%~6%。中国大飞机对铝合金材料的需求增加了中国铝加工企业航空民机铝合金研发和规模化生产的紧迫感。
日前,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装备工业司联合在上海组织召开*一次“民机铝材上下游合作机制”工作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司长周长益表示,为推动民机铝材跨行业协同创新,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牵头成立“民机铝材上下游合作机制”,并聚焦航空铝材研发、生产和应用关键环节,推进航空铝材完全自主供应,建立自主创新的材料体系和装备技术体系,充分发挥合作机制作用,加大对重点牌号研制和平台建设支持,完善民机铝材应用引导政策和标准体系,鼓励国企民企互为促进和军民融合。
作为拥有32年制铝历史的金兰集团,实力的研发团队不断在提升金兰集团的产品,不管在技术上还是产品质量上都有*大程度的提升。在未来,金兰集团还将涉及民机铝材行业,提升集团产品品质,推进民机铝材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