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三塘,追忆历史:海安文化艺术中心
漫步青墩遗址纪念亭
飞檐振翅,飞扬着我的想象
6000年前的*一缕炊烟
是否也温柔了这个水乡?
海安又称“三塘”。 海安之古,并不亚于邻近的东台、如皋诸邑。海安境内青墩遗址的发现,更是海安绚烂悠久历史文化的佐证。海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当在西汉以后,东晋及唐朝曾两度置县。而海安人烟渐稠,演化为镇,则是在宋朝。北宋的《元丰九域志》载:“海陵县,有海安、西溪二镇。”
“三塘”这一雅号不知起于何时。据传唐时海安的芙蓉塘、白鹭塘、鸥鸟塘已颇有些名气,芙蓉塘沿塘遍植木芙蓉;鸥鸟塘,当年塘中有甘泉,汲之不涸;白鹭塘,昔日有洲有亭。而以芙蓉塘名声*盛,所以也称海安为“蓉塘”。
“三塘”,本不过是三洼水塘。有水便生花草树木,便有羽禽栖息,实是出于自然。海安既无名山,又无大川。故而水塘清洌,花木繁荫,便足以使一班土生土长的文雅士驻足留连,赏赞不绝。可是一旦叫出了名目,小镇便平添了几许诗情画意。
古三塘曾养育出徐熠、陆舜、张符骧、陆儋辰、韩国钧等风流人物,至今小镇人仍能吮吸到深蕴三塘的灵秀之气。当今的海安人自然不让于古人,不满足于修墙补壁的工匠之举,他们要将古镇建成流溢诗情画意、属于大众的新城。
此次海安文化艺术中心的设计灵感主要来源于“三塘”的历史,分析抽象组成了三塘的元素——飞鸟、荷叶、芦苇、水波等,然后再将这些元素加以抽象和提炼,强化地域性文化特色,再现“三塘”胜景,展现了海安绿色、生态的城市形象。建筑玻璃体上的斜纹寓意为“芦苇”,立面上的水平线条有水波的感觉,斜切的立面有动感和飞翔的感觉......
海安文化艺术中心主要由文化馆、剧院、城市规划展览馆及会务中心四部分组成。剧院作为文化艺术中心*重要的一部分。其空间形式和尺寸影响了整个建筑的体量、体型,严苛的声学要求更是给设计人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了保证隔声效果,剧院室内侧墙采用SUNB
隔声板。SUNB隔声板超薄超隔音的特性,使得剧院室内在保证相同隔声量的要求下,组合墙体厚度*小。一流的声学环境,为营造舒适而富有特色的观演空间创造了有利条件。
海安文化艺术中心的设计与建设正是对“三塘”历史文化*好的回应。海安人又有特产佳酿名为“三塘春”,站在新建的海安文化艺术中心前,呷一口美酒,海安人会沉浸在对历史的追忆、缅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