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莞市文兴钢管桥架有限公司

中国玻璃工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存在的主要问题
  
  玻璃既是一个新兴产业更是一个传统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累积一些矛盾与问题。有些是由于对行业发展规律认识不足造成的,有些是由于政策不配套所造成的,有的是思想观念的因素,而有些是技术的因素。
  
  (一)产能严重过剩的制约
  
  截至2013年底,平板玻璃总产能12.5亿重箱,实际产量7.8亿重量箱,产能利用率63%,产能过剩情况相当严重。
  
  目前平板玻璃行业应属“结构性过剩”。真正过剩的是那些技术装备落后、低效和能耗、环保不达标的产能。如果这部分产能被淘汰,产能利用率必将得到提升。当前除彻底淘汰落后的格法(含平拉)工艺之外,一些规模小、质量差、改造成本高、能耗和环保不达标的浮法玻璃生产线也应被列入淘汰范围。过去一些企业具有地域优势或通过使用劣质燃料——石油焦、煤焦油等具有成本优势,但随着一些地区新线建设以及环保制约增强,上述优势将逐步消失,市场呈现公平竞争态势。
  
  (二)节能减排技术亟待提高,CO2、SOX、NOX减排压力依然很大
  
  1.燃料结构不合理
  
  按照产业政策要求,平板玻璃燃料应采用清洁能源和高热值燃料。目前国际上大多以天然气为燃料,部分采用重油;我国目前使用燃料品种较为复杂,特别是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采用石油焦、煤焦油等高污染劣质燃料。采用劣质燃料,一是影响产品质量。玻璃熔制的特点是燃料与原料直接接触,燃烧残留物对产品质量影响大。特别是石油焦中含有少量重金属,对窑体侵蚀严重,残留在玻璃中的重金属会导致钢化玻璃“自爆”。二是对环境污染严重。采用石油焦、煤焦油等燃料,碳排放强度是天然气的2倍,而且大多又未采取治理措施。
  
  2.政策执行力度不够
  
  节能减排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三批)》、《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信部规[2011]513号)等。针对玻璃行业节能减排出台了《平板玻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和《平板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但在执行过程中始终存在监督检查不力、执行力度不够和地区不平衡等问题。
  
  3.节能减排技术的制约
  
  近年来通过严格管理及采取各项节能减排措施,平板玻璃能耗显著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也取得一定进步,开发并应用了余热发电、全氧燃烧、烟气治理等节能减排新技术。从协会节能环保调研情况看,随着国家政策执行力度的加大,行业普遍开始重视环保投入。但由于技术路线的不确定以及减排技术的不足,许多投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前浮法线的脱硫脱硝技术仍然是制约环保治理的瓶颈。
  
  (三)转型升级路径狭窄,储备不足
  
  转型升级、优化存量是化解产能过剩的有效途径,也是行业提升的必然要求。由于体制及利益原因,行业技术创新还没有形成合力以及投入偏低造成储备不足,使得行业进步缺乏充分的技术支撑,优化存量实施非常艰难。表现在:一是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深加工不足;二是部分关键工艺和装备水平偏低,制约着新品种、新材料开发和质量提升。
  
  (四)产业集中度低
  
  我国玻璃行业虽然总量居世界*一,但生产过度分散。就集团算浮法玻璃企业就有50多家,平均规模只有千万重箱,前十家的集中度仅为53%。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排头兵企业。行业仍然呈分散竞争状态,不仅抗御风险能力弱,而且在技术进步、淘汰落后、市场协调等诸多方面缺乏引领的抓手,不利于行业的整体进步。
发布:东莞市文兴钢管桥架有限公司
联系:梁辉 0769-83308749 13728313565
          联系我时请告知是在建材采购网看到的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