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质量成本管理问题分析
伴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近年国内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基本建设发展迅速,对建筑企业来讲工程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其生存和发展,所以推行质量成本管理无疑将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但由于人们对质量成本管理问题的认识存在局限,建筑企业中的推行并不十分理想,因此有必要对此作近一步的探讨。
1.质量成本及其管理的内涵
质量成本,这个名词,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或许仍然是一个新的名词。那么什么是质量成本呢?所谓质量成本,是指将产品成本质量保持在规定水平上所需的费用,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外部损失及特殊情况下的外部质量保证成本等。根据该定义,质量成本管理就是通过企业质量成本的分析、预测和计划并制定相应的控制决策方案和统计核算,*终达到从质量中要效益的目的。但是加强质量管理并非无止境地提高工程质量,建筑企业需要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控制成本,即进行质量成本管理,才能有效保证和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竞争力。
2.建筑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企业应主动加强成本管理,提高自身的活力和竞争能力。然而,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建筑企业中只有少数企业采用质量成本管理方法,而真正能有效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更是少之又少,现在我们对这一原因进行分析,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
2.1人们对质量成本管理的认识不足
很多人对质量成本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入,他们并不认为建筑产品本身就是一种商品,导致生产经营过程中不能合理地将工程项目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结合起来,对质量成本管理缺乏认识前提,从而对建筑产品质量与成本的关系也缺乏认识,而他们的认识仍停留在“高质量就要高成本”上,这样就将质量与成本完全对立起来,即使了解到劣质产品的一些负面影响,但也不能肯定这种影响给企业
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由此看来,对质量成本管理认识不足确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失。
2.2 建筑市场各项管理的不健全和管理部门的不合理干预
一方面,由于建筑市场需求的迅猛增加和建筑业的低门槛,以民工为主体的施工队伍遍地开花,造成了建筑市场供远大于求、竞争过度而无序的状态。而建筑企业考虑自身生存,往往只注重一些影响较大且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市场的稳固与拓展、技术和设备的更新与专有技术开发、企业的改制重组与上市等问题,而对那些效果不是很明显,但却很重要的管理方法则积极性不大。
另一方面。建筑行业属高地方保护的产业,整个市场缺乏真正的完全竞争环境,法律、法规无法彻底贯彻执行,扰乱了建筑市场的公开和公平竞争。某些素质低的建筑企业在招揽工程项目时往往能拿到工程任务,降低了其它企业认真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及质量成本管理的积极性,甚至怀疑这样是否有用,从而阻碍了这项工作的推行。同时,建筑企业关系着国家财产与人民安全,规范建筑企业采供和运营.对建筑企业的生产进行监督是十分必要的。但我国政府部门还处于职能转换即由管理者转换为服务者的过程中,计划经济下传统的管理制度虽作出了修正。但传统的管理习惯并未被完全打破,存在对建筑企业运营的不合理干预。在有些情况下。建筑企业项目采购还不能完全按市场经济模式运行,在政府干预下企业垫资兴建政府项目的情况时有出现,这样的不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到质量成本管理的实效。
2.3 企业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缺乏会计基础和经济数据分析
目前我国企业中运用管理会计的并不多,使质量成本管理所需的一些数据资料无法从现有的会计体系中得到.加重了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任务,影响了企业在决策时对其效应/费用比的认同程度。建筑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存在对过程性数据收集不全、常规性经济活动分析不足的问题。计论文网
2.4 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软硬件短缺
成功的质量成本管理需要建立在一定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水平基础上。开展质量成本管理,需要有相关的软硬件来支持,如果缺乏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软硬件,计算机、网络等设备不齐全,也会极大地阻碍现代化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
因此,企业应该防止软硬件的短缺,更好的发展质量成本管理。
3.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结合市场对现代建筑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要求,我国企业应在外部环境逐步改善的同时,以自我为主,主动积极地加强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充分运用质量成本的管理方法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具体来说应采取以下对策:
3.1全员宣传培训,加深对质量成本的认识
在开展质量成本管理之前,我们首先要得到建筑企业全体员工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企业可通过开办“质量成本知识普及学习班”等形式向员工宣传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目的、意义和要求,提高他们对这一理论的认识。对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应开展质量成本管理重要意义的教育,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尤其是*高管理者,其决策影响着组织质量管理工作的全局,只有领导重视和全员参与,并将质量成本管理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中,才能持续开展这项工作。组织领导者只有正确理解质量成本管理的目的和重要性,才能作出正确决策。
3.2 加强市场秩序管制和规范管理
建筑企业应加强立法和执法部门现有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对拒不服从者应给予严惩,并逐步完善现有的法律和法规,使之更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制定相关条款,打破地区间正常竞争的障碍,逐步消除地方保护和垄断,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对建筑企业进行合规管理,减少不合理的行政干预,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市场秩序。
3.3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运用信息技术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
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推行质量成本管理的基础,因此要逐步采纳管理会计体系,为质量成本管理提供充分的基础数据。质量成本的收集和分析不易操作,相关数据统计难度大,是质量成本管理中常会遇到的问题,因此要不断提高会计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建筑企业质量成本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在包含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的完整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信息收集及时准确,质量成本管理细致简便,同时减轻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3.4提高企业内部的软硬件设施。建筑企业应提高企业内部的软硬件设施,质量成本管理的信息系统建立需要开发适合建筑企业运作的软件和相应的配套设备,企业应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开发软件并维护系统的有效运行,同时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如计算机的普及、办公条件的改善等,从而提高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
结论
建筑企业工程质量管理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建筑企业应重视质量成本管理,加强对质量成本管理的认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部门,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只有这样,建筑企业才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