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琦:政府多头管理不利于食品安全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7日讯(记者周亮)人们常说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食品安全问题成为近年来政府关心、百姓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日前,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工商联(总商会)餐饮商会会长、重庆陶然居饮食文化集团董事长严琦应邀做客中国经济网《我消费》特别节目《舌尖上的重庆菜》,与全国的读者朋友共话中华美食文化与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加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是维护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严琦认为,重庆餐饮商会始终坚持从食品源头到
餐桌的对接,追根溯源的体系建立的非常完善。
严琦指出,进入陶然居餐桌的所有产品,每一样东西都有质检报告,没有质检报告,外购的东西都是在正规超市里购买,因此确保了食品质量的问题。通过订单的方式,从食品源头到餐桌的农副产品,首先保证食品的安全,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地方的经济。
据严琦介绍,重庆的泡辣椒、豆瓣、养猪基地在当地久负盛名。
严琦表示,荣昌作为重庆的“科技高地”,陶然居在此拥有50000口猪的养殖基地,首期是10000头。这10000头完全保证了陶然居在重庆整个产业链的延伸上食品的安全。整个荣昌完全可以保证从源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在重庆,餐饮商会带品牌到农村建基地,比如潼南的蔬菜基地,武隆的高山蔬菜基地,还有江津的花椒,綦江的泡辣椒,綦江也成为餐饮商会指定的原副材料基地。而石柱的辣椒,成了重庆亮丽的名片。*一它完全保证了企业的食品安全,第二也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通过这种订单农业的方式,把自身的原辅材料*一车间建到了农民的田间地头,把农民在家的种植业、养殖业都消化到这个行业里。因此,通过这个产业链,重庆的餐饮解决了上百万人的就业,从业人员90%都是来自于农村,70%都是80后、90后进城的务工青年,还有65%都是女性。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工商联(总商会)餐饮商会会长、重庆陶然居饮食文化集团董事长严琦 中国经济网/发
严琦认为,陶然居现在主要是公司基地加农副产品这种定单农业,保证了食品源头到餐桌这种无缝的对接,通过政府搭台,保证了食品的安全。作为餐饮行业,它既是消费者,也是食品安全的受害者。因为从源头到餐桌,除了订单农业是自己完全可以掌握、可以调控的,但外购的食品却很难控制。
严琦表示,政府多头管理,食品从源头到餐桌这种多头管理,不利于食品安全。进入农牧市场是工商局管,进入餐桌的是卫生局管,流通市场实际上就是要加大对流通环节的监管立法的力度。只有通过立法,才能真正的保证食品从源头到餐桌这种产业
链条的无缝的对接,继而才能保证现在餐桌的放心和安心。
严琦告诉记者,面对几不管的地方,而且没事儿的时候到处都在管,有事儿的时候各个都不管。她认为这种多头管理,应该变为每一个职能部门同时监管。
严琦建议,政府应该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比如种子由农业来管,也就是农业超标的问题;进入农牧市场的产品和超市里流通的产品,由工商局来管。因此,这种假冒伪劣产品就能够杜绝,凡是到农牧市场购的食品应该全部都是合格的,现在农副产品到农牧市场的产品,在购回来以后有问题的,没人来承担这个责任。
严琦表示,面对多头管理,食品安全就是追根溯源,从追根溯源上没有人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