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调控 家居卖场要有“个性”
近年来,国内房产调控频繁,理论上家居业步入了“冷冻”。众多家居卖场涌入,难免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目前,合肥一部分家居卖场实为商业地产项目,以伊赛特、红星美凯龙为例,他们均为平台商,走“买地、建商场、招商、开业”的路线,不参与具体的经营和销售,以收取租金获利。这种模式降低了卖场风险,却提高了经销商的门槛和风险。
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建筑及装潢材料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了47.1%。虽然从消费者口袋里多掏了不少钱,但是刨除价格上涨以及供应量扩大的因素外,并不是所有的卖场都能笑到*后。
因为家居行业产能过剩,造成供大于求,企业间主要以价格为手段竞争,弱化了创新能力,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合肥家居卖场的增多,平民化和个性化将逐渐分离,从而导致家居企业间的优胜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