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材新闻 > 化工新闻

再生聚丙烯行业发展遇瓶颈如何破重围

再生聚丙烯行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发展瓶颈凸显。2016年再生聚丙烯整体运行偏弱,在下游刚需拖累下相关运行指标长期处在偏低水平。此格局导致上下游资金周转不畅,从而进一步加剧业者操盘难度,导致部分业者长期处于低负荷开工维持工人状态。本文将具体阐述一下再生聚丙烯行业发展现状。

  进口监管力度从严 环保整顿如影随形

  近几年,再生塑料行业一直弥漫着环保整顿的气氛,自2013年之后,伴随监管力度的逐渐加大,对行业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纵观2016年环保整顿行动屡出不穷。宿迁市场有近7000经营户,从业人员近10万人,1月11日,宿迁市出台《全市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综合整治工作方案》,4月底前已完成拆除设备、拆除违章建筑、清理违法用地等工作,从根本上解除后患。5月28日,莱州迎来了“史上最严”的环保整顿行动。环保势如破竹,甚至纳税百强企业也未能幸免。环保严查正在无时无刻发生,业者心态备受煎熬,观望浓厚,多数降低开工以应对。环保整顿对再生塑料行业的影响不容小觑,在这清淡的行情中,无疑是雪上加霜,而全国各地关于环保整顿的风声仍在蔓延。

  2016年再生市场的环保整顿浪潮汹涌,山东、河北、浙江、甚至河南几个重要的废塑料市场被整顿闹得鸡犬不宁,一大批加工作坊被迫关停,业者失去营生门路。据统计显示,2016年整顿严厉的市场停工率100%,停工时间长达数月之久。

  其中,以废塑料加工闻名的保定、慈溪受打压最严重,市场元气大伤。全市集中生产区域90%废塑料厂家基本停产,仅小部分散户和大型规模有环保证和污水处理设备的企业可生产产品。同时局部市场监管废气污染,需安装废弃处理设备。

  回收体系无序 集中地被打散

  目前,全国再生聚丙烯企业大多数为小型企业甚至家庭作坊。我国再生聚丙烯行业存在企业数量众多,单个企业平均规模较小,市场集中度较低的特征,不利于再生资源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利用。而如今几个较大规模的集中市场也惨遭整顿,像江苏、莱州地区遭遇了重大洗盘,江苏宿迁耿车市场直接被打散;莱州市场历经6个月环保整顿后,正在逐步开启中。

  目前我国国产废塑料回收率仍在低位,回收方式主要依靠小商小贩以走家串户的方式进行。首先,货源质量难以统一,数量亦不稳定。其次,作为塑料制品消费大国,我国对进口聚乙烯废塑料的依存度依旧保持在30%以上,且不正当的竞争导致进口废塑料均价一路高升,加工企业利润受压。

  从加工领域来看,再生聚乙烯加工企业大部分分布于村落及城乡交界地区,行业集中度不高,导致污水处理等相关设备体系不健全,行业呈现无序化发展。

  同时,由于小规模再生聚丙烯生产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和技术水平有限,生产过程经常存在环保不达标的情况,对环境保护带来了较大压力。卓创认为,后期伴随着人工成本、运输成本以及加工成本的不断提高下,在市场竞争的激烈演变下,市场集中度将会继续缓慢降低。而园区化的推进,将是缓解此种现象的办法之一。预计未来我国会有大量的不符合条件的小型再生聚丙烯生产企业退出市场,市场的集中度会逐步提高。

  市场竞争加剧 单产品困境凸显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国家保护政策的出台,再生聚丙烯各产品困境更加明显。

  白透聚丙优质颗粒,这个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前由于其性能与新料相近,且价格比新料低,对新料有一定的替代性;就在今年,情况发生了逆转,新料价格一降再降,白透聚丙优质颗粒被迫跟跌,两者价差不断缩小,有之前的1300元/吨缩至100元/吨,甚至有些地区出现倒挂局面,导致再生聚丙白透颗粒出货严重受阻,回料厂家纷纷停止白透聚丙优质颗粒的生产,下游制品厂家转而选择新料,白透聚丙优质颗粒的发展方向也令人堪忧。电瓶壳等产品,因为含铅等原因,在二次加工中污染较大,加之近几年政府相关部门严查环保,因此市场逐步减少对其加工及生产量。洗衣机等产品则受家电拆解影响较大,部分产品直接回流至厂家,部分产品则在家电拆解重点市场的召唤下逐步靠拢。比如山东市场以临沂和莱州为主,但是由于临沂市场除废塑料加工外还聚集有大量废金属从业人员,从数量和价格上来看,由莱州转向临沂城垛业者的首要选择。而吨包等产品表现则较为胶着。从产品质量方面考虑,国产吨包由于含有较多母料,因此市场更加青睐进口货源。然而吨包作为一种化学原料的包装品,海关对其通关检查更加严格。伴随运输成本、清关成本的迅速攀升,进口吨包的价格一路走高。然而国内低迷的需求对高价货源存有明显的抵制情绪,市场交易愈加冷清。以莱州为例,近几年吨包造粒市场景气度欠佳,从事吨包造粒的厂家较前期减少了50%-80%。而我们认为,在废塑料行业变革的阶段,进口市场和国内市场尚需很长时间方能协调。

  政策清晰度不够 管理方式欠灵活

  当前国内关于废旧资源的政策法规并不少,但各行业细化度与灵活度不高,并且当行业一旦出现问题时,解决方案往往是“一刀切”。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产业,事实上目前再生聚乙烯行业在某种程度上处于“政策失灵”和“市场失灵”的中间地带,不能得到支持,反而成了环保严打对象,某些政策和实际生产其实有渐行渐远的趋势。

相关文章
更多化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