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片玻璃成型时,需经过一个缓慢的退火过程,硫化镍晶体基本不会影响玻璃的强度。但是当对玻璃进行钢化加工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由于钢化玻璃采用的是淬火工艺。在冷却风的作用下玻璃冷却速度非常快,当玻璃被冷却到常温,结构完全固定后,α相的硫化镍晶体还来不及转换成低温态的β相,而仍以高温的α相态存在。
如果硫化镍晶体出现在钢化玻璃的张应力区,那么只要出现晶型转变,就一定会发生自爆。由于晶型转变的时间不定,常温下钢化玻璃的自爆也是完全不确定的。引爆处理降低自爆概率
解决钢化玻璃自爆的办法,是对钢化玻璃进行均质处理:就是将钢化玻璃重新加热到280-300℃,然后保温2-4小时,使有条件发生自爆的钢化玻璃在这个过程中爆裂。钢化玻璃的均质还称为钢化玻璃的引爆处理或钢化玻璃的热浸处理。
据统计表明,经严格的均质处理后,钢化玻璃自爆概率会大大降低,每1万平方米玻璃在1年内发生1片自爆的概率仅为1%以下。此时的钢化玻璃才可以称得上真正的安全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