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单板幕墙还经常出现的问题是
密封胶与
铝板粘结不良。由于铝板表面的处理方式有阳极氧化、
氟碳喷涂和粉末喷涂等,不同的处理方式和不同厂家的处理工艺均会对铝板的表面结构及性能产生影响,从而对密封胶的粘结造成影响。
若工程在施工前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相应的粘结性测试和相容性测试,结果硅密封胶与铝板、
胶条等等材料不相容,发生影响粘结性的化学变化,同时影响密封作用。因此必须按照GB16776-2005建筑用硅
结构密封胶附录A和B进行硅密封胶与材料的相容性测试、粘结性测试,从而保证系统的密封性。
在现场进行施工时,为了保证密封胶与铝板间的良好粘结性,必须保证施工工艺严格按照规范进行:1)选用粘结性测试报告中建议的清洁溶剂进行清洁,醇类溶剂可能无法有效清除聚酯粉末涂装材料上的污染物;2)采用两步法进行?。
为了避免铝板单元在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出现划伤现象,通常都会在其表面覆盖一层PE
保护膜。因此在铝板安装之后,需要对PE保护膜进行清理,然后才能施胶。如果PE保护膜未清理干净就施胶,密封胶只是粘附在PE保护膜上,随着板片接缝不断拉伸压缩就会出现密封胶与基材脱粘的现象(如图3(a))。
在密封胶的施胶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PE泡沫棒来控制施胶厚度。安装PE泡沫棒时,需要防止其被尖锐的物体(例如小刀、、
铆钉等)刺破,以免造成密封胶在固化过程中出现起泡现象(如图3(b))。密封胶的施工厚度应该控制在6mm左右,如果注胶太薄(2——3Mm),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导致密封胶开裂(如图3(c))。
同时密封胶施胶也不能太厚,否则易导致密封胶位移能力显著降低。一般情况下,密封胶的施工厚度为实际接缝宽度的50%——100%。铝板的热系数较大,当温差较大时,铝板的冷缩容易导致未固化完全的密封胶表面出现起鼓现象,特别是横向接缝(如图4)。
起鼓现象发生时由于密封胶内部是实心的,不会对密封效果造成影响,主要是对接缝的美观造成影响。针对这种现象,可采取分两次施胶的解决办法,或者是在环境温度较为恒定的时段进行施胶作业。
铝单板幕墙具有色泽丰富、持久、外观形状多样化、成本低,性价比高等优点,在幕墙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密封失效是现在铝板幕墙面临的主要问题。
通过本文的分析,接缝设计、密封胶选择、施工质量、环境等均是影响铝板幕墙完美密封的关键因素。同时,在施打密封胶前需进行粘结性测试,施工人员应按照标准施工流程进行操作。施工完成后进行现场抽样割胶实验,确保密封胶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同时与基材粘结良好,保证整个铝板幕墙的系统密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