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泥地面打磨抛光作用:
1、经处理后的水泥地面光泽度增加,同时可以起到防水、防污的效果。
2、经过打磨抛光后的水泥地面光泽度增加,可以起到很好的
装修效果。
3、水泥地面改造为水泥渗透地坪,经过混凝土密封
固化剂改造后的水泥地面不但有
大理石的光泽度还能提高其表面硬度、耐磨度、防止起沙、起尘等。
二、水泥
硬化剂适用地面:
1、起灰、起砂的水泥
砂浆地面硬化、防尘处理
2、起灰、起砂的混凝土地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硬化、防尘处理
3、起灰的
水磨石地面硬化、防尘处理
4、起灰的水泥基骨料
耐磨地面硬化、防尘处理
5、起灰的水泥基自流平地面硬化、防尘处理
三、施工步骤:单块施工周期一般为1-2天
1.水泥地面、混凝土地面,清扫干净
2.使用量:根据地面疏松程度定:1公斤施工1-2平米。
3.进行产品喷洒均匀,使用
碳化硅刷子进行涂刷,地面上无存积水,帮助渗透
4.待地面渗透快干时,进行喷洒第二遍,要保持地面湿润2-3小时。
5.根据地面起砂严重效果来看,如果起砂严重,CH—01产品渗透过快,则进行第三遍喷洒。
6.施工后2天,清扫涂刷的沙粒,对比效果。
四、所需工具:水桶、水瓢、水管、碳化硅刷子、尘推或
拖把等。
五、施工环境:室外地面须选择无雨天施工,施工期间不得有明显雨水,2℃<地面温度<50℃
六、1水泥硬化剂(水性)施工后没有任何厚度,不能改变原地面外观效果(包括颜色和外观形态),对原地面的损伤也没有修复作用,只能提高原地面面层的硬度、耐磨性能,从而阻止地面进一步起灰、起砂。
七、地面
硬化地坪六大作用
1.**提高强度和硬度
能使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固化成一坚硬实体,形成一个三维空间网络结构,从而增加混凝土的密度,强度及硬度,并极大地提高了混凝土的抗磨能力和表面耐候性。收光后平滑的表面,会产生像大理石一样的美丽光泽。经过本产品处理过得混凝土,比未经处理,完全熟化的混凝土在30天后经抗压实验测定,强度增加四成以上,并且随时间持续增加强度。
2.**性密封 抗渗
只须一次使用,混凝土及受养护作用并且在生命周期中**的被密封,而且可抗任何油污及其它污物。
3.**性养护混凝土
对新做的混凝土地面可抑制细微裂痕及温差裂缝的产生。当施工用于经过适当浇灌及刚完工之坚固的混凝土上,与混凝土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会保留住对水化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水,而一致性的养护混凝土。
4.**性不产生灰尘
本品与混凝土中的硅酸盐发生化学反应,**的消除由表面空隙释出的混凝土微粒,从而防止起灰。
5.超强的结合能力
由于消除表面不利结合之混凝土盐类,处理好的表面更有利于上漆,
防水材料,结合剂及地板材料的使用,与任何种类的涂装材料的结合及相容。
6.节约大量维修及维护成本
无需打蜡,仅需清水拖地。
八、水泥地面抛光打磨施工工艺:天津车间水泥地面硬化 水泥地面抛光效果好成本低
1、基面处理:用翻新机清除疏松面层,空鼓部位另作处理。
2、破损修补:使用修补材料修补。
3、找平:使用地坪翻新机加地坪
磨片(水磨或干磨);
4、粗磨:使用50-200号 地坪磨片(水磨或干磨)。
5、渗透处理:使用精工
混凝土密封固化剂硬化处理。
6、细磨:使用200-300号地坪磨片(水磨或干磨);
九、水泥地面的操作施工方法:天津车间水泥地面硬化 水泥地面抛光效果好成本低
1、打磨用的
打磨机对水泥地面进行打磨,主要是磨掉地面上的污垢、胶类的修理表面的平整度,原因是水泥
地面硬化剂是
功能涂料,可以加强,却没有办法产生新的特性,在施工之前就应该修整好,加强硬化剂。
2、对于地面的要求要充分的干燥,含水率要低于7%,可以直接涂抹施工的表面,水泥地面的硬化剂要和渗透的水泥地面和水泥要发生化学反应之后,能提高水泥的密度,强化地面的硬度。
3、要对地面进行整体研磨。
水泥地面也是我们经常见的地面中其中的一种,适用于、机械、食品、医药等车间,水泥地面的使用年限是长的,可以达到10年左右,使用也是方便的,是无色的液体和
混泥土混合形成了抗磨防尘的致密实体。
4、用
滚筒或者*
喷涂机喷涂施工,滚筒均匀纵横地滚涂在地面,尽量避免滚筒上粘有杂物或掉毛的滚筒,使用滚筒前可以用
胶带纸粘走易脱的羊毛。
5、使用九通”彩色
水泥地坪渗透剂涂刷后颜色没有色差均匀一致,达到洁净美观的效果。
十、水泥地面抛光打磨材料的正常用量:天津车间水泥地面硬化 水泥地面抛光效果好成本低
水泥地坪渗透剂标准理论用量:0.2公斤/平米,20公斤正常施工100平米。可根据实际地面情况控制用量,地面起砂严重用量控制在0.35公斤内/平米,新地面或者
耐磨地坪上少用量0.15公斤/平米。实际渗透深度在0.5-3MM左右。表干4小时,实干24小时
水泥地面起灰起壳如何处理?天津永馨水泥渗透固化剂,彻底解决水泥混凝土地面起砂起灰问题公司在水泥地面起灰处理方面经验丰富,成本低廉,公司有专业的施工队伍,公司服务于华北地区,北京、河北、山东、天津、山西、内蒙、陕西等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