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从安徽省生态环境厅12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11月底,省生态环境厅已向各地交办突出环境问题16批共2502个,公开曝光典型环境问题14批共112个,有力推进区域大气环境问题整改。此外,安徽全省禁养区内的7654家畜禽养殖场已全部关闭或搬迁。16个地级市全部建成备用水源,61个县(市)有35个建成备用水源。
在大气环境质量方面,今年1-11月,安徽全省14个未达标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49.5微克/立方米;全省16个市优良天数比例73.5%。在水环境质量方面,今年1-10月,全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77.1%;地级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94.6%;全省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已超过70%,预计年底前能完成任务。
据了解,自《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省新增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152.8万吨/日。淮河流域、巢湖流域和新安江流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完成了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162家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有160家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在线监控装置。全省禁养区内的7654家畜禽养殖场已全部关闭或搬迁,到位补偿资金13.32亿元;15027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覆盖率达到80.86%。16个地级市全部建成备用水源,61个县(市)有35个建成备用水源。
此外,安徽还建立了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机制。第三季度开始实施生态补偿工作,要求六安、阜阳2市上缴,对14个市实施补偿。
截至11月底,安徽已经对全省16个市共开展了12轮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共检查污染源13355个,发现存在问题点位7005个;已整改完成4357个,整改率为62.2%;向各地交办突出环境问题16批共2502个,公开曝光典型环境问题14批共112个,有力推进区域大气环境问题整改。
本工艺能稳定传送、全自动化控制生产物料,并自动供氧、调温、除湿,利用好氧生物菌产生的生物能对养殖场的粪尿等有机废弃物实现零污染、零排放的无害化处理。
1)与敞开式发酵相比,畜禽粪便密封塔式发酵堆肥系统充分利用好氧发酵过程中好氧生物菌的生物热能,达到提高热能利用和节能减排的作用,容易实现发酵废气收集及处理,解决了堆肥废气二次污染问题。并且自动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
2)出料系统在罐体底部,发酵物料逐层下落防止生、熟料混合,保证堆肥产品的质量。
3)发酵仓罐体内壁采用
不锈钢304结构,耐腐蚀性强,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中间设置保温材质,为微生物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适应范围广,不受环境温度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在冬天一样可以对各类有机废弃物进行好氧发酵堆肥化处理。
4)
发酵罐体内部配有均匀送粉装置,使物料在发酵过程中能充分满足发酵过程中所需要的氧气,物料实现充分通氧,打散,有利于发酵物料避免在发酵仓内结拱。
5)发酵仓内有机械搅拌等运动部件,仓体有效容积大,方便安装检测、曝气、吸气装置,并且使用稳定,不易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