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厂粉尘粒径小于2微米的占61.0%,小于5微米占92.9%,尘粒小,分散度高,对人群健康危害性大,灰尘自然沉降量夏秋高于冬春,均以立窑点含量(分别为240.4550吨/平方公里·月和227.0514吨/平方公里·月)
*高,其次是窑尾点(分别为214.5139吨/平方公里·月和153.4192吨/平方公里·月).大气 TSP(总悬浮微粒)一次*高浓度与日平均*高浓度均越过国家大气环境二级标准.一日时点变化以8时和18时浓度*高,13时*低;空间分布仍以立窑点浓度*高
.该地区人群中上呼吸道疾病占67.5%,其余为眼疾、慢性鼻炎,慢性咽喉炎、中耳炎、肺功能低下等疾患,极大的危害了人群健康
水泥厂车间粉尘治理仓顶布袋
除尘器是指通过喷吹压缩空气的方法除掉过滤介质(布袋或滤筒)上附着的粉尘;根据除尘器的大小可能有几组
脉冲阀,由
脉冲控制仪或
PLC控制,每次开一组脉冲阀来除去它所控制的那部分布袋或滤筒的灰尘,而其他的布袋或滤筒正常工作,隔一段时间后下一组脉冲阀打开,清理下一部分除尘器由灰斗、上箱体、中箱体、下箱体等部分组成,上、中、下箱体为分室结构。工作时,含尘气体由进风道进入灰斗,粗尘粒直接落入灰斗底部,细尘粒随气流转折向上进入中、下箱体,粉尘积附在滤袋外表面,过滤后的气体进入上箱体至净气集合管-排风道,经排
风机排至大气。 清灰过程是先切断该室的净气出口风道,使该室的布袋处于无气流通过的状态(分室停风清灰)。然后开启脉冲阀用压缩空气进行脉冲喷吹清灰,
切断阀关闭时间足以保证在喷吹后从滤袋上剥离的粉尘沉降至灰斗,避免了粉尘在脱离滤袋表面后又随气流附集到相邻滤袋表面的现象,使滤袋清灰彻底,并由可编程序控制仪对
排气阀、脉冲阀及
卸灰阀等进行全自动控制。含尘气体由进风口进入,经过灰斗时,气体中部分大颗粒粉尘受惯性力和重力作用被分离出来,直接落入灰斗底部。含尘气体通过灰斗后进入中箱体的滤袋过滤区,气体穿
过滤袋,粉尘被阻留在滤袋外表面,净化后的气体经滤袋口进入上箱体后,再由出风口排出。
1、水泥库顶工艺布置
1.1 输送系统流程
出磨水泥经过斗式
提升机到水泥库顶, 再通过空气输送斜槽输送到各个水泥库。相对每个库顶空气输送斜槽都装有2 个电动
闸板阀( 两端的2 个库除外) ,一个在空气输送斜槽上, 另一个在其侧壁卸料溜上。每当一个库进料时, 通往此库的斜槽侧壁卸料溜子上的闸板阀打开, 同时斜槽上的闸板阀关闭。采用
罗茨风机出料, 经输送皮带( 封闭式) 进汽散仓。
1.2 除尘器系统流程
入库
斗式提升机头轮处单独有1 台袋除尘器, 收尘点接在斗式提升机头轮罩子上, 除尘器与斗式提升机联锁, 随机运转。另外, 每个库顶有1 台袋除尘器,并有2 个收尘点, 分别在库顶和空气输送斜槽上。库顶的收尘点收集库内扬尘; 空气输送斜槽上的收尘点除收集斜槽内的扬尘外, 还有加大空气输送斜槽内物料流动性的作用。库顶袋除尘器在该库进料时才开启。每个库底有2 台
袋式除尘器, 收集水泥从库底落到输送皮带上所产生的扬尘, 在该库出料时开启。所采用的均是LPF- 4/8/3 型气箱式脉冲袋除尘器。
2、糊袋堵料原因分析
1) 由于是每个库在进料时才开启该库顶
布袋除尘器, 没有进料库的库顶袋除尘器处于停开状态, 但物料要经过前面的库才能到达*的库完成储存。如水泥要进5 号库, 要通过空气输送斜槽经过1~4 号库,才能进入, 而此时前4 个库顶的袋除尘器是停开状态。而空气输送斜槽要通过斜槽风机向内鼓风, 斜槽内产生的是正压, 这样就会有水泥尘粒通过接在空气输送斜槽上的除尘
风管进入以上各库顶袋除尘器的壳体内部。其中, 一部分挂在
除尘布袋外壁上, 一部分落入灰斗, 还有一部分会落在
管道内造成堆积。由于生产及销售的原因, 有的水泥库连续1~2 个月不进料, 这样, 这些库顶的袋除尘器也就会很长时间不开。落入除尘器内的水泥受潮凝结, 造成除尘器糊袋, 进风管堵料, 灰斗下料口结块。当袋除尘器需再次开车时便无法正常运行, *后只能清理灰斗更换布袋。
2) 当水泥库出料时, 只开启出料库底的袋除尘器, 而库顶的不开。在水泥库出料时库内同样产生正压, 会有水泥尘粒通过接在库顶的收尘风管进入除尘器壳体内部, 时间一长也会出现上述现象。同样在入库斗式提升机头轮处的袋除尘器, 由于是与斗式提升机联锁的, 无论哪个库进料都要开启,所以此台除尘器从没有发生过糊袋、结块堵料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