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持单模单纤,SC或FC接口。
二、支持多业务接口不少于:10M/100M自适应网络接口*1、模拟视频上传接口*4、语音对讲接口*1、PSTN电话接口*1、正向开关量接口*6、反向开关量接口*2、RS232/RS485控制接口*1。
三、采用单模光纤和多业务
光端机传输。有哨位信息化终端的单位可以直接使用终端内置的多业务光端机,也可另配。单模光纤在6芯以上。
四、多业务光端机可通过1芯或2芯光纤同时传输2路以太网接口、2路电话接口、1路双向RS485/232数据接口。
五、光接口标准
(一)光波长支持1310nm/1550nm单模光口。
(二)具有SC或FC光接口。
(三)收发合一模块大于-6dBm。
(四)光接收器接收灵敏度小于-36 (BER<10)。
(五)接收动态范围大于-30dB。
(六)单模传输距离达到20~120公里。
(七)光接口抖动特性满足G.742和G.832标准。
六、以太网口标准
(一)提供2个以太网接口,以太网口支持交叉线直通线自动适别,可实现物理隔离。
(二)以太网接口速率满足10M/100M自适应、10M半双工、10M全双工、100M半双工、100M全双工可供选择。
(三)以太网接口兼容IEEE 802.3协议。
(四)支持VLAN协议。
(五)有以太网监控自动复位功能,不会死机。
七、电话接口标准
(一)电话接口间需物理隔离。
(二)支持FXO/FXS普通电话,2/4W音频,磁石电话等方式。
(三)支持来电显示。
(四)符合《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
(五)用户线环路电阻小于3KΩ (包括话机)。
八、光端机需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外观简练,具有易于安装调试,免维护,性能稳定等优点。
附件三  光纤标准
中队与各哨位间敷设光缆,应满足:
一、室外光缆,根据现场情况选择直埋、架空、穿管等敷设方式;
二、单模,传输距离不小于20kM;
三、不少于8芯;
四、两端采用光纤熔接盒,预留为SC或FC接口。
附件五 对讲设备标准
一、输入音频信号来自IPC,输出音频信号送到IPC,标准线路电平;
二、拾音距离不低于3米;
三、扩声功率不小于5W;
四、供电为DC12V/1A;
五、内置降噪、回声抑制、自动增益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