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阀是指关闭件(闸板)沿通路中心线的垂直方向挪动的阀门。闸阀在管路中主要作切断用。
闸阀是运用很广的一种阀门,普通口径DN≥50mm的切断安装都选用它,有时口径很小的切断安装也选用闸阀。
一、优点
1、流体阻力小。
2、开闭所需外力较小。
3、介质的流向不受限制。
4、全开时,密封面受工作介质的冲蚀比
截止阀小。
5、体形比拟简单,铸造工艺性较好。
二、缺陷
1、外形尺寸和开启高度都较大。装置所需空间较大。
2、开闭过程中,密封面间有相对摩擦,容易惹起擦伤现象。
3、闸阀普通都有两个密封面,给加工、研磨和维修增加一些艰难。
三、品种
1、按闸板的结构可分
1)平行式闸阀:密封面与垂直中心线平行,即两个密封面相互平行的闸阀。
在平行式闸阀中,以带推力楔块的构造*常为常见,既在两闸板中间有双面推力楔块,这种闸阀适用于低压中小口径(DN40—300mm)闸阀。也有在两闸板间带有
弹簧的,弹簧能产生予紧力,有利于闸板的密封。
2)
楔式闸阀:密封面与垂直中心线成某种角度,即两个密封面成楔形的闸阀。
密封面的倾斜角度普通有2°52′,3°30′,5°, 8°, 10°等,角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介质温度的上下。普通工作温度愈高,所取角度应愈大,以减小温度变化时发作楔住的可能性。
在楔式闸阀中,又有单闸板,双闸板和弹性闸板之分。单闸板楔式闸阀,构造简单,运用牢靠,但对密封面角度的精度请求较高,加工和维修较艰难,温度变化时楔住的可能性很大。双闸板楔式闸阀在水和蒸气介质管路中运用较多。它的优点是:对密封面角度的精度请求较低,温度变化不易惹起楔住的现象,密封面磨损时,能够加
垫片补偿。但这种构造零件较多,在粘性介质中易粘结,影响密封。更主要是上、下挡板长期运用易产生锈蚀,闸板容易零落。弹性闸板楔式闸阀,它具有单闸板楔式闸阀构造简单,运用可的优点,又能产生微量的弹性变形补偿密封面角度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偏向,改善工艺性,现已被大量采用。
2、按阀杆的结构闸阀又可分为
1)
明杆闸阀:阀杆
螺母在阀盖或支架上,开闭闸板时,用旋转阀杆螺母来完成阀杆的升降。这种构造对阀杆的光滑有利,开闭水平明显,因而被普遍采用。
2)
暗杆闸阀:阀杆螺母在阀体内,与介质直接接触。开闭闸板时,用旋转阀杆来完成。这种构造的优点是:闸阀的高度总坚持不变,因而装置空间小,适用于大口径或对装置空间受限制的闸阀。此种构造要装有开闭指示器,以指示开闭水平。这种构造的缺陷是:阀杆螺纹不只无法光滑,而且直接承受介质腐蚀,
容易损坏。
四、闸阀的通径收缩
假如一个阀体内的通道直径不一样(常常都是阀座处的通径小于
法兰衔接处的通径),称为通径收缩。
通径收缩能使零件尺寸减少,开、闭所需力相应减小,同时可扩展零部件的应用范围。但通径收缩后。流体阻力损失增大。
在某些部门的某些工作条件下(如石油部门的输油管线),不允许采用通径收缩的阀门。这一方面是为了减小管线的阻力损失,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通径收缩后给机械打扫管线形成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