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GB18445(200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
防水材料”自2002年3月1日实施以来,推动了该材料的研究发展和工程应用。提高了防水工程的工作效率,降低了防水工程的综合成本,某种程度上,满足了现代建筑物对耐久性的要求。可以说,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以其综合优势,赢得各方面专业人士的青睐,在刚性防水材料、堵漏
止水材料系列中,确立了自己重要的地位。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是1942 年德国化学家 Lauritz Jensen (劳伦斯•杰逊)在解决水泥船渗漏水的实践中,产生与发明的。欧美称为: Capillary/Crystalline Waterproofing Materials简称CCCW。这种材料系由普通
硅酸盐水泥、
石英砂或硅砂、带有活性功能基团的化学复合物组成。它以粉状形式供应用户。大多数的应用是仅仅与水拌合(有的情况下还要加入化学添加剂),调配成可以涂刷或喷涂的浆料。正如它的名称示意的内涵,它不仅形成一个有效的防水涂层,而且原本含有的活性化学复合物,向混凝土内部渗透,与混凝土中的水分、Ca(OH)2产生化学反应,形成不溶的结晶体复合物,进而靠结晶体增长填塞毛细通道。这些结晶体,通常可以增长到0.4mm——即高于混凝土毛细管径的*大尺寸,从而使混凝土致密、防水。
水泥基防水涂层材料的特点是,可用于新、旧混凝土基面;可以在潮湿基面上施工;新建和修复工程均可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与其他材料相比,具备可以用于饮水工程的优点,这一点是世界各国公认的。
该类型材料1965年从欧洲引进到日本,至今已有42年的历史。这种材料的引进,丰富、充实了水泥基
防水涂料的市场;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满足市场需求,获得良好发展机遇。1987年日本成立了‘无机质浸透性涂布防水材协议会’,这是个同业协会(也称商会);该组织对完善材料的施工方法、规范市场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该组织的倡导下,日本建筑学会2000年新修订的日本JASS8版本,增补了“T—301硅酸质系涂布防水材料的品质及试验方法”;该规程品质规定,针状或纤维状结晶量为无涂布试验体的2倍以上;透水系数为无涂布试验体的1/3以下。
日本硅酸质系防水涂料协议会会长小新井治美先生在‘2001年防水界展望’的文章中,称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是在日本应用较多,*一制订日本国家统一标准的无机防水涂料。称赞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是:
‘对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均显其优的防水材料
’
防水机理
CCCW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中溶出的硅酸离子在混凝土中渗透扩散,与混凝土孔隙中的钙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硅酸钙水化物(结晶体),充满毛细管孔隙,从而使混凝土致密,防止水渗漏。并且,生成的结晶体不断生长并填充混凝土内部的毛细孔隙中,形成具有极强抗压性的防水层,防水层与混凝土表面形成完整的体系,不会分离,而且材料可以充分吸收混凝土表面的水分来参与其结晶反应,不会出现鼓包的现象。由于具有透气不透水的特点,因此可以和混凝土结构同步进行养护。
技术参数:
序号 项目 标准指标 检验值 单项判定
  Ⅰ型 Ⅱ型  
1 安定性 合格 合格 合格
2 凝结时间 初凝时间,min≥ 20 310min 合格
  终凝时间,h≤ 24 7h05min 合格
3 抗折强度,MPa≥ 7d 2.80 5.8 合格
  28d 3.50 8.7 合格
4 抗压强度,MPa≥ 7d 12.0 33.8 合格
  28d 18.0 40.8 合格
5 湿基面粘接强度,MPa≥ 1.0 2.3 合格
6 抗渗压力(28d),MPa≥ 0.8 1.2 1.3 Ⅱ型
7 二次抗渗压力(56d),MPa≥ 0.6 0.8 1.0 Ⅱ型
8 渗透压里比(28d),%≥ 200 300 325 Ⅱ型
CCCW的比较优势
一、 CCCW与卷材类产品的比较优势
种类 项目 改性沥青
防水卷材  
高分子防水卷材  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
产品介绍  以改性沥青为基料,以
无纺布或玻璃布等材料为胎基布,经热浸涂方式生产的有一定厚度防水片材  以PVC或EPDM或POE等为基材的,以挤出或压延成型的具有一定厚度的防水片材  是由水泥、硅砂和其他活泼反应化学材料构成,与水混合后,用于混凝土、砌块等墙体的表面,以阻止水的渗入或渗出的防水材料。
材料性能  防水质量取决于改性沥青的耐高低温和抗老化性能以及胎基布性能,防水寿命3-5年。  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寿命和耐老化性能是非常优异的,材料本身的强度以及防穿刺能力也是很好的,防水寿命5-8年。  由于采用的是以无机材料为主,因此其耐老化性、抗酸碱性和使用寿命几乎是与水泥混凝土是一致的。